您当前位置: 豫晖重工 > 新闻中心 > 公司新闻 > 正文

选矿生产线拓展—尾矿开采管理实例

发布日期:16-02-19 09:14:56     浏览次数:     文章来源:Bpbp

        矿产资源是现代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基础。我国作为一个较大的发展中国家和资源大国,矿业无疑是国民经济建设的基础产业,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。开矿就有尾矿,因为经加工后收取的有用矿物总是占采出原矿的小部分。根据我国目前矿产开采规模估算每年产生尾矿约4~ 5亿t以上。如何对待、处理如此大量的尾矿,是一个涉及矿业持续稳定发展、大面积生态环境保护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问题。尾矿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管理,主要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。
尾矿回收设备       所谓尾矿设施,是矿山企业选矿厂(车间)及其他生产过程所产生的尾矿的贮存设施、浆体输送系统、澄清水回收系统、渗透水回收系统、排洪系统等矿山工程的总称。其中的尾矿贮存设施即尾矿库是主要部分。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,我国绝大部分矿山都形成了完备的尾矿设施和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,在保证矿山的正常、安全、持续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但是也不能不看到,一段时间由于经济秩序混乱、矿业无序开采,尾矿设施的建设和管理还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,不能不引起高度的重视。存在问题及危害江西是我国有色金属铜、钨、钽铌、稀土的主产地,年产有色金属26.2万t由于有色金属原矿中有用矿物比例一般不高,每生产1t钨精矿,平均产生尾矿及废石120m左右|1,照此推算,江西有色矿山每年产生尾矿3000~4000万m3.江西矿山现有大小尾矿库近千座。特大型尾矿库库容有数亿m如江西铜业公司德兴铜矿四号尾矿库;小的库容也在几万m以上。尾矿库具有库容大、占地多、投资大、外部条件协调困难、建设工期长的特点,在基本建设及技改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。但尾矿库毕竟只是生产的辅助设施,因此部分法制观念淡薄的矿山,把尾矿设施的建设管理视为负担、麻烦,抱着“能省则省、实在不能省则降低标准、管理应付了事”的态度,致使问题日益严重。近两年,江西有色公司对全省有色矿山开展安全生产条件专家论证,在己经论证的100余个矿山中,半数以上的矿山尾矿设施的建设和管理都存在问题,有的问题甚至非常严重。
      部分矿山不建尾矿贮存设施,尾矿任意排放大量尾矿随河流、沟渠流失沉集,有的甚至延绵数十里,流经的地方荒沙一片,草木不长。尾矿浆体中含有大量的药剂及有害物质,其来源为选矿过程中加入的浮选药剂及矿石中金属元素,常见的有氰化物、黄药、黑药、松油、铜离子、铅离子、锌离子等,有时还可能有砷、酚、汞等。这些有害物质造成江河水系、土壤及地下水资源的污染,对人体、牲畜、水产及农作物均有相当危害,日积月累可能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,从而影响社会稳定和企业自身发展。尾矿库超负荷堆放,形成重大安全隐患尾矿库和水库有相似之处,库内有水,且尾砂和水混和;库容大,并有较大高差;依靠尾矿坝拦挡尾。尾矿回收现场
       江西有色金属矿,拦尾矿能力(库容)有严格的设计要求。个别矿山置设计规定于不顾,超库容堆放尾砂,形成重大事故隐患。尾矿坝一旦垮塌,将形成灾害性泥石流,酿成重大财产人身伤亡事故。近十多年发生的尾矿坝倒塌事故,如1985年湖南柿竹园有色金属矿尾矿库洪水毁坝、1988年金堆城钼业公司尾矿库排洪隧洞垮塌、1999年广西南丹铅锌矿尾矿库倒塌等,教训都极为惨痛|21.尾矿设施的设计、施工违反规定尾矿设施的设计、建设专业性很强,要求高,国家有严格规定。有的矿山法制、法规观念薄弱,置规定于不顾,擅自委托无资质单位设计、施工,不经验收就投入使用,在工程的稳定性上留下重大安全隐患;有的用不符合技术深度的方案代替工程设计,施工中又缺乏系统完善的管理,给工程质量带来严重缺陷。
     管理不规范、制度不健全管理无专人、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在江西诸多矿山尾矿设施管理中均不同程度存在。国家对尾矿设施按照危害程度划分了类别,实行分级分类管理,要求5年一次进行安全评价,而多数矿山并未做到;部分矿山尾矿设施管理无人负责,制度形同虚设,超高堆放不验算使部分尾矿库成为病库、危库、险库,一旦出事,后果不堪设想。
     资源浪费严重多数尾矿中含有大量有用成分。尾矿的概念是相对的。由于生产管理现状及采选设备、技术条件的限制,目前有色金属采选综合回收率普遍不高。
据调查,目前全国钨的采选综合回收率只有43.5%―半以上有用矿物遭废弃。有色金属矿一般是多种有用矿物伴生,现有条件下多种伴生矿物难以或没有回收的,全部随尾矿排放,不少矿山丢弃的有用矿物总量大于单一收取物。有色金属矿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,随着社会发展和不断开采,资源短缺问题将日趋严重。尾矿将变成极其宝贵的矿产资源。尾矿库管理得好,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,会成为一库一矿,而且在开发中还会减少好多生产工艺环节,节约成本费用;而管理不好,除了安全、环保问题之外,也是宝贵资源的极大浪费。总的来说,要破除自然资源是“取之不尽,用之不竭”的陈腐思想,确立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,切忌急功近利、短期行为。